<h1> 今天飯?zhí)迷绮偷募t薯好甜,吃著吃著,腦海里就跟放電影一樣閃現(xiàn)出許多兒時和紅薯的故事來。</h1> <h1> 早上的集市人頭攢動,街道兩邊竹蘿、竹籃和土箕之類一個緊挨著一個,裝滿了瓜果蔬菜和土特產(chǎn)品,買賣雙方不停地討價還價,好不熱鬧。</h1> <h1> 我喜歡和媽媽上街去買菜,每當(dāng)走到賣紅薯的小販面前,我的腳步就踟躇不前了,媽媽看穿了我的心思,總會不用我開口主動地買上幾分錢的給我。我特別喜歡表皮帶點(diǎn)紫色且肚大腰圓的那種,里面很粉。小姐姐說我不會挑,應(yīng)該買表皮淺色瘦長的那種,那是黃芯薯,很甜的。她不知道我喜歡把紅薯放涼了再吃,那樣會又香又甜,而且更有飽腹感。通過幾次上街,我還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一般賣粉薯的是湖南人,賣黃芯薯的是浙江人,所以我們以后買紅薯往往會先看他們是哪里人。</h1> <h1> 爸爸下了班就會去菜園地。他是種菜高手,每年都會種些紅薯,一是可以讓我們小孩子當(dāng)零嘴,不管是生吃還是煮熟或煨熟了吃。二是可以彌補(bǔ)糧食的不足,計劃經(jīng)濟(jì)年代當(dāng)大米不夠的時候就會切些紅薯下去做成紅薯飯,不過那時候我還不太愛吃這種飯,只喜歡把紅薯當(dāng)零嘴。三是紅薯的莖葉既可以做菜又可以喂豬,可謂益處多多。家里在河邊上曾有過一塊菜地,種了很多紅薯,沙地又特別適合,那年獲得了大豐收,足足堆了半屋子,最大個的足有兩斤來重。</h1> <h1> 還是為了照顧我們有點(diǎn)零嘴,過年也好有些年貨待客,家里面每年秋季都會做一些紅薯片。先是把一擔(dān)紅薯挑到河邊洗干凈,然后再挑回來,用刀或刨子把表皮削凈,再切成塊狀放大鍋里煮熟。待水差不多煮干后,就用鍋鏟不停地?fù)v爛成泥狀,再放些芝麻進(jìn)去;那時候白糖金貴,只能用糖精代替,用湯匙挑些許糖精調(diào)水后倒入,再不停地攪和均勻即可。這個時候也是我們小孩子大快朵頤的時候,總會貪心地裝上一碗嘗一嘗,芝麻紅薯泥格外香甜。</h1> <h1> 接下來用一塊特制的木模具,A4紙大小,四周鑲了半公分左右厚的木邊,使得中間呈凹狀。然后把打濕了的紗布覆蓋在上面,挑上一團(tuán)紅薯泥,用刀來回地刮摸平整,和四周鑲的木邊齊平,最后把模具倒扣在墊有干凈稻草的簸箕或門板上面,輕輕地揭掉紗布,一塊大的紅薯片就做成了。曬了兩三個太陽之后,趁水份尚未干透還帶些軟的時候,我們小孩子就和大人一起用剪子把大紅薯片裁剪成大小合適的各種形狀,有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和三角形等。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暴曬和風(fēng)干,紅薯片就制成了,裝進(jìn)密閉的鐵桶里。過年的時候用沙子翻炒或用菜油烹炸,兩個品種的紅薯片各有一番香味。</h1> <h1> 有時候嘴饞,就偷偷地把曬干了的紅薯片也裝些到口袋里,帶到學(xué)校里和同學(xué)們分享,生的紅薯片還特別有嚼勁,在口腔津液的化學(xué)作用下另有一番風(fēng)味。到過年父母炒紅薯片的時候,發(fā)現(xiàn)原本滿滿的鐵桶已經(jīng)淺下去了一層。</h1> <h1> 冬天烤火的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煨紅薯。把紅薯埋在爐火邊上的火灰里,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后,扒拉出來,趕快拍打掉上面的火灰,迫不及待地掰開就啃了下去。</h1> <h1> 過年家里最有名的一道菜叫糊羹,是用紅薯淀粉和煮熟的雞血雞雜碎丁加上雞湯和豬蹄湯及香蔥胡椒等佐料做成的,特別的鮮美。因?yàn)榧亦l(xiāng)話把糊發(fā)成富的音,把羹發(fā)成膏的音,所以就叫富膏,寓意富貴和步步高。</h1> <h1> 一般情況下紅薯淀粉會有鄉(xiāng)下親戚送來,家里也偶有自己做一些。同樣是先把紅薯洗凈去皮,再用有很多小孔的搓刨刨成細(xì)絲狀,接著拿個棒槌用力杵,之后裝入一個結(jié)實(shí)的白布袋中,倒入清水,扎緊口袋,在大木盆里的搓衣板上不停地搓揉擠壓,直到擠出白色的汁液來。然后又開袋加水再扎緊再擠壓,直到把水?dāng)D得越來越清淡了。最后是把一塊巨大的麻石壓在布袋上,直到徹底把汁水榨干。過了一夜,第二天木盆里面積了厚厚一層白色,把上面一層清亮的水倒掉,剩下的全是白得可愛的紅薯淀粉。一塊一塊地掰起來放在墊有干凈稻草的簸箕里在太陽底下暴曬,干透的時候,用手指捏碎會感覺到像綢布一樣的爽滑。</h1> <h1> 真的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智慧,我們得感謝那些發(fā)現(xiàn)紅薯這么多食用價值和方法的先祖?zhèn)儯屛覀兊靡责嬘萌碎g美味。</h1> <h1> 如今食用紅薯不再意味著貧窮,恰恰相反,卻代表健康和富足。</h1><div><br></div> <h3>說明: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對原作者深表感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