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又到了升學時間,不知有多少考生和家長會在興奮和糾結(jié)中,徹夜難眠。</div><div> 不過,對于絕大多數(shù)考生家長,撇開分數(shù)和志愿的紛擾,捱過孩子六年的中學生活,總算是在大喘氣中,得到了解放。</div><h3> 腦海中總是閃現(xiàn)著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安徽毛坦廠中學高考,二萬考生坐大巴奔赴考場的畫面,宏大而震撼,鞭炮聲后,空氣中彌漫著硝煙的味道。</h3><h3> 而在此之前,卻又是平常而瑣碎的日子,雖然暗地里充滿緊張和亢奮。媽媽李溪在為女兒高欣雅精心準備美食,蒿子粑粑有著清香的味道。干子燒肉,白嫩的豆腐和豐腴的五花肉在鍋中燉煮,濃油赤醬,鮮香滿屋。</h3> <h3> 每每回憶起這些畫面,總是讓我眼窩發(fā)熱,不為美食的味道,而是我們也曾經(jīng)歷過這些陪讀的日子,所有的一切,感同身受。</h3><div> 兒子小學六年,乃至到初二,都是我們按部就班地接送,雖說湯汪是近郊鄉(xiāng)鎮(zhèn),離城里市中心還是有段距離。</div><div> 越來越覺得兒子的課業(yè)負擔加重,壓力越來越大。感覺來去的路途,耗費了他彌足珍貴的休息時間。</div><div> 這樣下去終歸不是個辦法,于是我們決定還是租房??赡苁俏覀兊臎Q定遲了些,就近已沒有合適的房子。</div> <h3> 最終,我們在老街巷中安頓下來。房子老舊,三間兩廂圍合一個小院子,雖說小了些,但鬧中取靜,讓人有種安逸舒適的感覺,不管妻子是否勉為其難,我是滿意的,便做了主。</h3><div> 兒子上初三的時候,我們正式做了租房客。我記得第一個晚上,那是初秋時節(jié),乍涼還暖,老巷電線桿上的路燈光,從老窗的花格中透進來,屋角不知哪里,秋蟲蟋蟀時而唧唧鳴叫,我躺在還鋪著涼席的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div> <h3> 日子漸漸規(guī)律起來,兒子騎單車上學,妻子趕公交回湯汪中學教書,我則喜歡步行,從舊城四巷上小虹橋,橫穿南柳巷進參府街,過得勝橋走灣子街,沿五中北院墻到安樂巷,斜上解放橋,去單位上班。</h3><div> 時間充足的時候,也舍近求遠,從選擇不同的街巷和路徑。我喜歡看大爺在老巷中升起爐子,大媽在老井里汲水洗衣,這是老街生活獨有的煙火氣息。陪讀四年,古城揚州所有的老街巷,我?guī)缀醵家炎弑椤?lt;/div><div> 我更喜歡雨中的老巷,曾經(jīng)多次寫到它。迷濛之中,雨斜打在灰白斑駁的老墻上,又在烏黑的瓦楞里匯集,汩汩地從檐口流下來,滴落在青石板的水汪里,叮咚作響。在戴望舒《雨巷》的意境中,盼望著遇見油紙傘,和賣丁香花的姑娘。</div> <h3> 晚上下班后,妻子匆匆地把從湯汪母親處帶來的餐盒湯桶,送到附中校園,趕上兒子的晚餐。學校的伙食遠遠不及奶奶的味道。</h3><div> 兒子在校晚自習時間要到九點半,這是二人世界的閑暇時光。我們便安靜得下來,讀點書,兒子回家,在小房間關門作業(yè),我在堂屋里繼續(xù)讀書,想來也怪,陪公子讀書的日子,反而把年輕時偷懶好玩浪費的時光,補些回來。</div><div> 偶爾也出去走走大街小巷,算是散步。夫妻間相對無言,實在無聊的時候,我們便幫對方找白頭發(fā),找一根拽出,按約定計算現(xiàn)金獎勵。</div><div> 起初價格是十塊錢一根,后來降為一塊錢一根,越來越多的青絲變成白發(fā)。不知不覺之中,歲月正在催人變老。</div> <h3> 我們夫妻二人做了時間分工,她上班早些,負責早上。最苦要算冬天,天不亮,便要從暖暖的被窩里爬出來做早餐,喊兒子起床,服侍他上學。自己將就吃幾口,后門便啪地關上,聽見高跟鞋的聲音從窗口匆匆遠去。</h3><div> 從單位食堂吃過中飯,我也要趕回住處,兒子也差不多回家。他要午休半個小時,我要準時叫醒,鬧鐘的鬧鈴,對他是沒有用處的。從這點講,上學也是艱苦的,比我們那時還要苦。</div><div> 他休息的時候,我悄悄地在堂屋里削水果,正常是蘋果和梨,刨了皮,用小刀切片切塊,裝在碗里。秋冬的橘子簡單,只需剝成瓣兒。兒子起床,一大碗水果,三五分鐘就能解決。</div> <h3> 日子就這樣重復著,隨著高考的臨近,家里變得越來越安靜,妻子問這問那,兒子往往只言片語,懶得回答。我和他,兩個爺們之間,一個月搭不上兩句話,甚至于眼神之間的交流也沒有。</h3><div> 大戰(zhàn)似乎一觸即發(fā),時間凝滯,那種壓力下的壓抑,是可怕的。</div><div> 索性走走,出門就到旌忠寺,耳畔仿佛傳來佛歌的聲音?!按河邪倩ㄇ镉性?,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div><div> 苦笑著搖搖頭,那佛歌就是針對我唱的。</div><div> 可是家有考生的這個夏天,是我一生中經(jīng)歷的時間最漫長,身體最虛弱,精神最緊張,心理最堅強的日子。我仿佛陪著兒子一起在煉獄,在經(jīng)歷人生的成人禮。</div> <h3> 高考一切塵埃落定,兒子從小房間里把課本、輔導教材、講義試卷通通扔出來,堂屋一片狼藉。</h3><div> 只有書桌上方的墻面上,他寫的“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孤零零地貼在上面。</div><div> 他關上門,赤裸上身,僅穿著褲衩,坐在床上的涼席上,狠狠地玩著手機上的游戲,房間空調(diào)開著,他還是把電風扇開到最大,呼呼風響。書桌上橫七豎八的是雪碧和可樂等飲料瓶。</div><div> 我整理著書本講義,妻子在順整理著衣服和生活用品。我們將結(jié)束這陪讀的日子,回到湯汪,回歸母親的身邊。</div><div> 我遲遲都未肯退房,偶爾會去小住。兒子明明已不在家了,我還是鬼使神差地推開門,又打掃一遍。</div><div> 四年陪讀的時光,歷歷在目,那時的煎熬,現(xiàn)在卻又是那么美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