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01</h1><h3>和陳先生的再一次見面應(yīng)該是有小半年了吧,我也記不大清楚了。<br></h3><div>網(wǎng)絡(luò)的快速發(fā)展讓我們認(rèn)識新朋友的速度快了起來。我和陳先生就是始于微信的一個家鄉(xiāng)群認(rèn)識的,最開始只是偶爾在群里搭話,大家都會聊幾句,然后去年也就是17年三月底我回家,陳先生說“不然出來面?zhèn)€基”。我想了想說好,然后我們就這樣見面了。</div><div><br></div><div>其實我是有點輕微的社交恐懼癥的,所以這些年也一直在嘗試著去正視這個問題,也想慢慢改掉。見面之前會有忐忑,也會有不安全感,畢竟是陌生人。意外的是見了面我們很自然的打招呼寒暄,然后找了家小店坐下來聊聊天,當(dāng)然整個過程其實還是盡量讓自己表現(xiàn)得自然一點的。</div><div>那天晚上回家之后我們私聊聊了很晚,都能找出話題不讓聊天冷場,就這樣聊了好些天,他偶爾也會冒出一兩句讓人聽著覺得很甜蜜的話。</div><div><br></div><div>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單身太久了,突然出現(xiàn)一個聊的很好的人就會覺得很開心,也許是對陳先生的初印象還不錯,將近180的身高,長相也是那種很英氣的樣子,所以有那么一刻我有一種“好像要戀愛了”的感覺,是比好感好多一點的心動。</div><div><br></div><h1>02</h1><div>17年五月份,我辭職回老家,說實話除了家里的關(guān)系,還有那么一些原因是因為陳先生,那時想著或許回來彼此的關(guān)系可以近一點。也是后來又有約過幾次,還有一些曖昧的小接觸,讓我一度以為對方對我也是喜歡的。但是女生的矜持和自己長久以來的防備心讓我不會去主動。一直到有一次我們出來,快回家的時候我問他“你有沒有什么要對我說的嗎?”</div><div>我想,我這么明白的暗示了,如果還不懂的話我也是沒辦法了。</div><div>然后他說“沒有”。</div><div>“真的沒有想對我說的嗎?”我再一次問。</div><div>他回我“沒有,有些話我覺得彼此知道就好了,不需要說出來的。”</div><div><br></div><div>那一刻其實心里有點冷。后來回家我冷靜了許久,開始思考這樣一段關(guān)系,似乎除了最開始聊的火熱之外,后來基本都是那種差不多無話可聊的狀態(tài),偶爾我主動找個話題,他也是不冷不熱的回復(fù),只是因為幾次的良好約會讓我選擇忽略掉這些。</div><div>然后我就想:<b>這個人其實并不喜歡我吧,又或許真的對我有好感,但是連他自己都無法確定是不是選擇我。所以他保持著不主動,不熱情,不負(fù)責(zé)的態(tài)度但又曖昧的撩撥著我</b>。</div><div>慢慢的,我就逼自己不去關(guān)注他,也不再主動找他,平時的互動僅限于他偶爾發(fā)的朋友圈給點個贊。漸漸地,我們的聯(lián)系變得越來越少,一直到今晚見面已經(jīng)過了大半年了,很意外的還送了禮物給我。我就在想,不知道陳先生買這個禮物的時候是在想什么,為什么會突然送給我呢?但這一次我再也不會有之前那種心動的感覺了,我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可以這么冷靜。</div><div><br></div><div>我其實就是這樣的性子,若是我覺得可以的我會邁出腳步勇敢去嘗試下,但如果對方在我前進(jìn)的時候同時后退,那么我會很容易就放棄。因為不想承受太多失望。 而陳先生我想我們是不再有可能了,那時的錯過便不會再回頭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