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看了《后來的我們》,寫幾句感發(fā):</h3><h3><br></h3><h3> 1、愛情的最大盲點是,我們以為自己很懂對方,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因為如果都沒有真正懂得自己,又怎么可能懂得別人?</h3><div> 但愛情的意義正在于此:在碰撞中痛苦糾纏,同時也歷練成長。所以曾經(jīng)闖進心扉的那個人,無論最終能攜手走多久,分別的時候,都應(yīng)該心懷感謝,因為TA是幫助你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一扇門。<br></div><div> 什么叫闖入心扉?就是他打開了你的心門,進來了。由此你開始認識自己,并尋找自己。一個帶動你上路的人,無論最后以什么身份存在,都是你生命中的愛人。<br></div> <h3> 2、見清的游戲設(shè)定是,沒有了凱莉,伊恩的世界就失去了色彩。影片中的現(xiàn)在時是黑白,過去時是彩色,與大多數(shù)電影手法相反。</h3><div> 電影的結(jié)尾是,小曉找回了色彩。見清有沒有找回色彩,我的印象不深,我感覺他沒有。這也是大多數(shù)中國男人的悲哀。因為一直以來,男人背負了更多現(xiàn)實生活的沉重和無奈,很多時候,他是為別人而活,為家人,為戀人,為孩子。他奮斗的動力,是為了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于是往往在他獲得物質(zhì)成功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有權(quán)對家人指手畫腳,自以為是地控制和干涉。</div><div> 男子的靈性,其實不容易成長?;钪钪?,就活成了一個無感的絕緣體,被頭腦里既定的程序操控。</div><div> 見清后來終于在北京有房有車有妻有子,成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小曉依然鬼話連篇,搞不清她說的自己境況哪個是真的,過得跟從前一樣慘,和在美國買了大別墅即將成婚,或許都是她的隨口胡編,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依然活得率真靈透,孤獨勇敢。</div><div> 小曉一直都在真誠地活,雖然吃了很多苦,但她遵循內(nèi)心選擇,活成了她自己的樣子。這可能是她學(xué)歷不高,也沒有傾城之貌,卻強烈吸引見清的原因吧。相比之下,見清要虛榮,要面子,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只知道要賺錢買房子,而這物質(zhì)目標其實是最偷懶的目標。到自己的內(nèi)心去探險才是艱難的。</div><div> 為親人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當然很贊,但有時候會成為男人最愿意抓取的生存理由,因為這個理由光明正大得冠冕堂皇,光榮得自帶光環(huán),但往往籍著這個理由,他逃避了對自我的認識,和對生命的深層追問。</div><div> 小曉的選角定位準確,這個角色,很適合周冬雨演,清秀柔弱,略帶痞氣。<br></div><div> 相貌粗壯的女子痞氣十足,和清秀文弱的女孩多愁善感,前者煩人,后者膩人。因為都沒有張力,也就沒有魅力。<br></div><div> 小曉的魅力在于她張力十足,而這張力是建立在她勇于真實之上。<br></div> <h3> 3、小曉離開見清的原因,不是因為見清不夠愛她,更不是因為敗給現(xiàn)實的貧窮,而是因為成長的節(jié)奏沒有同步。</h3><div> 小曉一開始為了一個北京戶口,不斷談男友,一次次被騙。那時的她,正如新年許愿里說的一樣明確:“新的一年里,我想嫁給一個北京人”。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去勇敢追尋了。<br></div><div> 但是當她終于在見清這里品嘗到“愛”的滋味,她就已經(jīng)明白她要的是同甘共苦、相親相愛、患難與共。在感情的世界里,女人其實更為純粹,那就是,一個有愛、有溫暖、有關(guān)懷、有安全感的家,一個知疼知熱的愛人。只要愛人上進,不自暴自棄,最終能不能賺到錢不是最重要的,越是心靈世界豐富的女生越是如此。<br></div><div> 但是男人往往給不了,有時候越是貧窮越是給不了,因為他會自卑,會自責。他要面子,而他的面子需要用體面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能力支撐。<br></div><div> 所以有了后來相遇時的對話:<br></div><div> “假如你那天上了車,我會跟你一輩子?!?lt;/div><div> 那天見清追到了地鐵站,兩人隔著車窗,越離越遠。<br></div><div> 見清注定不會上車。他沒有這份勇氣。事業(yè)的不成功,生活的落魄,讓他無法勇敢無懼地去愛。<br></div><div> 他對未來還缺少足夠的信心。這不能怪他,家在邊遠小鎮(zhèn),單親背景,蝸居,到處打零工,他自尊而又自卑。<br></div><div> 任何一個有自尊的男生都會捫心自問:“我無能給心愛的女孩帶來更好的生活,我憑什么上車繼續(xù)追她?”<br></div><div> 而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假如他當初真的上車了,也就不是小曉愛的那個見清了。小曉應(yīng)該還會再離開。而不是后來說的“我會跟你一輩子?!?lt;br></div><div> 所以,無論年輕時我們做了怎樣的選擇,都無須后悔。因為在當下,你就是你當下的那個樣子,而不是用幾十年后的閱歷和思維,替回到當初的自己重做選擇。<br></div> <h3> 4、所以說,沒有如果。</h3><div> 但是對“如果”的假設(shè)和追問依然是必要的,就像下棋的復(fù)盤,下棋時是落子無悔,復(fù)盤是自醒和反思。尤其是兩個當事人在事件已經(jīng)走到上九或上六時,明知再一步這個卦就結(jié)束了,但是從初爻一步步回思厘清,互相問很多個“假如”,還是有著非凡的意義。</div><div> 但現(xiàn)實生活中,恐怕大多數(shù)人都難以做到。除了情緒問題,更大的原因,是復(fù)盤勇氣和能力的欠缺。整理自己,勇敢面對的直視,從來都不容易。同時,清晰的內(nèi)觀力與覺察力,以及良好的語言表述力,更是難求。這要一個人有多優(yōu)秀!<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5、我愛你是因為你是你自己的樣子,而不是你為我而改變的樣子。但是如果你從未因為我的存在而有所改變,那你也就不成其你的樣子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愛就是這么矛盾,難以澄清。愛情就是這么痛苦,但它有著非凡的意義。</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如果分手,做好這場感情的梳理和澄清,好好地告別是一種仁慈。對戀人的仁慈,也是對自己的負責。不然,這場感情就無法圓滿完成。而無法圓滿完成的感情,即使分手了,依然還會在內(nèi)心糾纏。</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只有真誠地與過去告別,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才能各自相安,各愛他人,而在心底的一角,默默安放曾經(jīng)的愛戀,對那個人,從此不再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