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i>旅行的妙處在于它一直輕聲地提醒我們:我們所知甚少,而這個星球卻是如此的美妙</i></h3> <h3>夜行的種種辛苦,在日出的瞬間,變成了各種幸福......</h3> <h3><p>到達恰登的那個下午一路都下著小雨,路上倒是碰到了沒有前景的彩虹,我也就沒有心思拿出相機來拍攝,但開往恰登的路看上去就好像是通往暴風雨的中心,整個小鎮(zhèn)和后面的群山都被黑而厚重的云覆蓋著,現(xiàn)在想想如果當時就開始拍攝視頻了就肯定可以有一段不錯的素材來做一個短片的開場。到達恰登后的幾天都是在懶散中渡過,心里一直念念不忘還有兩段重要的步道要走,但也一直猶豫著到底選擇什么時間來進行。天氣當然是主要的原因,二十幾公里的山路,既然走就當然希望上去后能夠看到些什么,而因為要提前四五個小時在清晨開始攀爬,這天氣的變化和時間的選擇就變得更加重要。另外一個問題也是要給團員們足夠的時間來忘掉攀爬三塔的痛苦,她們從三塔下來之后說后面的登山路段就打算把她們的記憶卡交代給我,讓我獨行了,雖然大家是在嘻嘻哈哈的時候開著玩笑說的,我還真有些擔心她們里會有人真的表示動搖。</p><p><br>在恰登最著名的兩條徒步路線分別是Laguna De Los Tres和Laguna Torre。Laguna De Los Tres是走到菲茨羅伊峰腳下的冰湖,Laguna Torre是走到托雷峰腳下的冰湖。這里要談一下這兩條路線選擇的前后順序。出發(fā)之前看到另一個旅者的介紹說托雷峰因為地形原因,常年被云霧所遮蓋,所以看到的幾率比菲茨羅伊峰要小非常多。這個地區(qū)以天氣惡劣而聞名,能碰上連續(xù)晴朗天氣的機會并不大,而大多數(shù)人在這里的時間有限,所以建議如果碰到好天氣就先走Laguna De Los Tres,省得如果行程中只有一個晴天的話最后兩座峰都沒有機會看到。到達恰登之后我馬上又向酒店的老板征求了意見,他也給了我同樣的建議,所以我們也決定碰到有好天氣就先走菲茨羅伊,再有好天氣再走托雷峰。</p><p><br>到達恰登之后Windguru的網(wǎng)站基本就一直沒有關上過,每天都要刷上N次來觀察后面幾天天氣變化的動態(tài)。終于,這一天到來了,windguru預報后面的24小時將是相對晴朗而無風的天氣,休息了幾天之后也沒人抱怨爬山的辛苦了,所以在晚餐時就宣布大家需要再戰(zhàn)了,各自開始準備設備,清早兩點半開始攀爬。</p><p><br>下面是這條步道在Google地圖上的顯示。</p></h3> <h3>步道的起始點就在恰登鎮(zhèn)的邊緣,清早兩點半,自然就只能是漆黑一團,下面這張是下午下山后拍攝的。</h3> <h3><p>菲茨羅伊的步道整體感覺比三塔輕松了不少,三塔那邊最困難的地方還是在于最后在雪上的一段行走。前面的八,九公里相對比較平緩,GPS非常管用,至少有兩個轉彎的地方在夜里根本看不到路轉向了哪里,完全靠跟著GPS上預先下載的路線才能繼續(xù),其中一個地點還碰到了一個日本女孩兒,也是在我們路過之前在那兒已經(jīng)折騰半天了找不到路,一直到我用GPS回到了正路上她才能跟著我們繼續(xù)前進。</p><p><br>到達最后一公里的開始處路邊立著一塊牌子,提醒后面的路段更加陡峭而且非常不好走,建議體力不夠好的人不要繼續(xù)前進,當時心里還真有點兒虛,但已經(jīng)走了那么遠了總不能折在這兒啊。繼續(xù)前進路變得越來越陡峭和凹凸不平,再走一段就基本是在大石頭間找合適的落腳點了。黑暗中小路一路向上仿佛沒有盡頭,只是模模糊糊地看到遠處高高的一個山的影子,而菲茨羅伊峰也一直不見蹤影。我們再次決定分開前進,這樣能保證至少有一人能趕在日出之前到達湖邊。</p><p><br>來南美之前剛剛新買了頭燈,到南美的時候發(fā)現(xiàn)里面放的隨燈的電池已經(jīng)不能用了,一開始還沒有多想,但后來又用了才發(fā)現(xiàn)頭燈在不用的時候也漏電很嚴重,這個清早也是剛開始徒步不到一個小時頭燈就基本沒電了。大家一起走的時候因為我走在最前面找路,同行的子夜歌就讓我?guī)е念^燈,后面這段要分開前進了她還是說讓我繼續(xù)用,她自己用手機照明。繼續(xù)上行才發(fā)現(xiàn)這路在黑暗中真不是一般的難走,可想而知最后給子夜歌帶來了多大的困難和麻煩,心里確實覺得非常的抱歉,以后還是不能偷懶,每次徒步之前不管用電池過多少次了都要再次充電以保證不出紕漏。</p><p><br>走過了三塔估計我的大腿又粗了一圈兒,最后的這一段路雖然陡峭且路面較差,我倒是爬得相對輕松,感覺甚至都沒怎么出汗,晃著晃著就上去了。中間回頭看著幾位女將的燈光越來越遠,而山腳下的露營地里也有幾盞頭燈開始時明時暗地向山上游動。</p><p><br>上山的路一直都在背風的一面,到達山頂空地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竟然是狂風呼嘯,吹的我往前走都非常艱難。沿著山脊慢慢走了一圈兒尋找合適的拍攝前景,挑好了位置就在旁邊找到一塊大石頭躲在后面背風,三腳架也不敢完全打開,縮在那角落里看著天色慢慢變亮,心想不行就只能縮在這兒拍攝日出了。遠遠聽見領導喊我,我用頭燈沖那邊晃了晃報告我的位置,然后大聲叫她們都過來,卻半天也不見她們的人影兒。</p><p><br>半小時左右之后天上的云開始逐漸泛出了淡淡的粉色,奇跡一般地好像突然之間風就無影無蹤了,仿佛是不愿意打攪了日出的美麗。領導和行攝天空終于走了過來,原來她們也是找了塊石頭躲在后面避風,風吹得她們根本直不起腰,更不要說向我這邊挪動了。這是我們這次旅途中唯一一次嘗試了巴塔哥尼亞有名的狂風。</p><p><br>日出進行時。找不出什么詞匯可以形容,我想我當時應該是興奮地一邊兒拍一邊兒滿嘴臟字兒地夸贊大自然吧,有些感覺真的需要在那個時間就站在那里才能夠完全體會。</p></h3> <h3>太陽慢慢升起,光線由紅到黃,每一處山壁反射的光線都不一樣,色彩變化真是太豐富了,而大自然的魅力真的是人類所無法復制的。</h3> <h3>風完全停了,湖面也逐漸平靜。</h3> <h3>山頂拍攝完畢我們由沿著山坡下到湖邊,光影恍惚,我們一溜兒排開各自圍著自己找到的前景開始拍攝。</h3> <h3>山頂附近一直有云,后來就沒有再見到菲茨羅伊的山尖兒。</h3> <h3>湖的左側有另一個亂石山,看到有其他一些旅者在上面駐足,我們也又爬上去,到了山頂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山的左側還有另一個冰湖,實在又是一個驚喜。</h3> <h3>快到中午時分,吃了一些帶上來的食品補充能量,然后就開始下山。白天的陽光里才看到原來一路的景色竟然這么美。秋色正濃,只可惜我們要趕著下山,不能慢慢欣賞這一路的美景。山路確實非常不好走,不但是在各種大石頭間找地方落腳,有些地方還非常濕滑。</h3> <h3>下面的黑衣人就是我。</h3> <h3>最后的這一公里的海拔攀升在大白天就能看得比較清楚,天黑的時候只記得是漫無邊際的攀升。</h3> <h3>下山的路感覺更加難走,對膝蓋是很大的挑戰(zhàn),由于是在亂石中行進沒有多少平的地面可以做支撐,登山杖在很多時候也無法起到作用。深秋中午的太陽竟然還很毒辣,溫度升高了不少,上山時幾乎沒怎么出汗,反倒是下山的路上出汗更多。</h3> <h3>我首先到達第一個休息站,其實這里應該已經(jīng)被廢棄了,但據(jù)說去登頂菲茨羅伊峰的攀巖高手們通常是在這里駐扎。</h3> <h3>全團到達,一起休息,午餐,準備繼續(xù)下行。</h3> <h3><p>這次來巴塔哥尼亞還很巧碰到了一批網(wǎng)上相交多年但未曾謀面的攝友,其中好幾位都是華人風光攝影圈子里大名鼎鼎的人物。我們四人選擇了住山下的酒店,被我稱為山下幫,他們幾位都是專業(yè)的徒步和野營的專家,都是選擇了住山上的營地,被我譽為山上幫,對他們的體力,戶外能力和專業(yè)的精神我都只能望其項背。碰巧在我們攀登菲茨羅伊的這天他們也上山扎營,我們下山途中路過他們的營地時碰到就一起聊天,他們還用他們的野營設備煮了水幫我們把水壺都再灌滿。</p><p><br>他們住的營地可以直接看到菲茨羅伊,風景秀麗,被他們笑稱為五星級的露營地。漫山的秋色在陽光下像是被點燃了的火焰。</p></h3> <h3>山上幫的帳篷和防水墊。</h3> <h3>帶的食品和用品都要這樣高高掛在樹上以防被動物偷走或弄壞。</h3> <h3>他們帶上山的干燥食品,因為水分都沒有了所以非常輕便,吃的時候通常是煮水一起吃??吹竭@些吃的,再想到山下等待著我們的牛排和羊排,我當時心里確實還是不懷好意地樂了樂,我的心里也算對他們少了些XMJD,多了一些欣慰:-)</h3> <h3>戶外用的爐子和帶上山作燃料的汽油。瓶子上貼了“水”的標記主要是怕過境的時候不讓攜帶汽油,這樣可以蒙混過關。</h3> <h3>水過濾器。營地邊的小河被標注了是可直接飲用的水源,但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還是將水過濾后再飲用,雖然是“五星級”營地,配置的洗手間可能只能算一星兒,誰也不會想被逼得過多地使用。</h3> <h3>和山上幫小聚之后我們繼續(xù)趕路下山,路上很多美景,只可惜光線不對,我們也沒時間耽擱,所以無法好好拍攝。下次再來這邊倒真是要考慮在這條步道上露營幾天。有沒有發(fā)現(xiàn)大家已經(jīng)都耷拉著頭走路了?:-)</h3> <h3>南美人的距離測量出入也很大,加上我們走的第二個山頂,GPS紀錄這一圈兒的長度超過了26公里。下山也是非常漫長,大家終于走回到車里之后都感覺長出了口氣。</h3> <h3><p>走在這條步道上的某個位置上的時候,突然我就又被追加了一個新的稱呼,"張扒皮",我不就是早晨兩點叫大家起床了嗎,路線長度標示不對也不是偶的問題啊,拖著走得快麻木了的雙腿,我相信在下山那漫漫長路上,同學們一定罵了我不少次,冤?。?(</p><p><br>完成了這條步道,南美這趟行程就還只剩下一條Laguna Torre需要攻克了,剩下的時間不多,而天氣到底會不會合作呢?我其實覺得至少在剛走下來的那種極度疲憊中同學們也許倒真希望后面的幾天會大風大雨吧:-)</p><p><br>回想起那天的發(fā)生的一切,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崔健的那首"一塊紅布",因為在那些時光中我真的看到過幸福 ......</p></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完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我出行三十載,歸來依然是少年</h5><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