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 無弦 文 劉南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每一棵寸草都忘不了你日夜守望,</font>思念你的何止是那親爹親娘.....?!?lt;/h3> <h3>自衛(wèi)還擊戰(zhàn)過去三十九年了,除了烈士的親人,思念烈士的還有無數(shù)參戰(zhàn)和沒有參戰(zhàn)的老兵。在開往廣西的公路上,《熱血頌》的旋律一直在耳邊回蕩,我加大油門,急速向南部邊陲駛?cè)ァ?lt;/h3> <h3>走進那坡和靖西兩座烈士陵園,我看見了長眠在此的英烈們,無聲無息,他們默默地注視著我們的到來,我蹲下身子,輕撫墓碑上的名字,為了祖國的尊嚴與安寧,他們沖鋒陷陣,英勇殺敵,把最寶貴的青春和生命留在了那場戰(zhàn)爭中,定格在屬于他們的芳華年輪里。</h3> <h3>1979年,那是一個用青春和熱血譜寫英雄的年代,那是一個令所有參戰(zhàn)老兵難以忘懷的年代。 </h3> <h3><font color="#010101">你們將絢麗的青春留在了這里,還來不及看看自己的軍功章,還來不及給心愛的姑娘寫一封回信,你們走了,走在燦爛的年華里,走在血染的青春里,你們用生命釋懷了人生的豪壯,你們用熱血詮釋了保衛(wèi)南疆的錚錚誓言。</font></h3> <p>歲月悠悠,光陰荏苒。當年龍騰虎躍的青年戰(zhàn)士,如今是蒼顏皓首,兩鬢已斑,有的因戰(zhàn)傷留下終身殘疾,有的已不在人世間了!盡管如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無愧于養(yǎng)育我們的人民,無愧于我們偉大的祖國!</p> <h3>我們無愧于共和國的衛(wèi)士,我們鑄就了軍魂,軍旗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h3> <h3>今天的紀念永遠是我們心中的圣臺,向保衛(wèi)祖國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敬禮!祝祖國繁榮強盛!為祖國而獻身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h3><div><br></div> <h3>中央軍委頒發(fā)的最高榮譽:一等功臣連,向你們致以最最崇高敬意!老兵萬歲!</h3> <h3>各地老兵代表發(fā)言</h3> <h3>那坡烈士陵園園長王啟榮,是以民兵身份參戰(zhàn)的一級傷殘老兵,退役后,他主動要求為烈士們守靈,這一守就是三十七載,他熟知每一位烈士的情況。</h3> <h3>當我提到張亞南的名字時,他不假思索就告訴我烈士的墓地在幾區(qū)幾排,并親自陪我去祭奠,他拖著殘腿,一步一挪在臺階上,讓我親眼目睹到他對烈士、對戰(zhàn)友的深情。</h3> <h3>在祭奠會場上,烈士遺孤陳廣鴻受邀發(fā)言,當年父親犧牲時,他年僅五歲,母親獨自一人將他拉扯長大。他剛說了一句:“各位叔叔伯伯.....,”這位如今已四十四歲的漢子已經(jīng)泣不成聲,場內(nèi)兩千多參戰(zhàn)老兵無不為之動容,很多人哭出了聲音,更多的老兵和志愿者以及群眾則不停地擦拭淚水。</h3> <h3>當陳廣鴻陪同母親下場時,墓區(qū)上空突然飄起了小雨,蒼天有眼,它一定看見、一定聽見了這人間的悲情。</h3><div><br></div> <h3>老兵軍樂隊樂曲響徹云霄,鏗鏘有力,像在召喚戰(zhàn)友們歸隊!</h3> <h3>燒一束香,點一根蠟燭,寄托我們無限的哀思。</h3> <h3>貴州參戰(zhàn)老兵合唱團的精彩演出,把祭奠活動推向了另一個高潮,臺上唱,臺下和,一千多人齊刷刷的陣容,令人熱血沸騰。一曲《英雄戰(zhàn)歌》老兵們早已淚流滿面。</h3> <h3>向英雄致敬!共和國不會忘記你們。</h3> <h3>好兄弟,我來看你們了!身為烈士子弟和曾經(jīng)的軍人,我常常自問,什么是軍魂?難得有機會親自駕車一千三百多公里去為烈士們掃墓,此次南疆之行,讓我再次領(lǐng)悟到其中真正的含義。</h3> <h3>戰(zhàn)友點燃了長明燈,象征著烈士精神“薪火相傳、代代不息”!</h3> <h3>在某團副參謀長的墓碑前,當年的戰(zhàn)士含淚向我講述烈士犧牲的場景,他在過雷區(qū)時被炸成重傷,失去了腰部以下的半個身子,痛苦不堪的他神志依然清醒,他懇請甚至命令警衛(wèi)員給他補一槍,可是誰能忍心?戰(zhàn)士們無助地對著天空哭喊著,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首長犧牲在警衛(wèi)員的懷里......。</h3> <h3>烈士們,你們年輕壯麗的芳華與山河同在??!</h3> <h3>每人一面國旗,一盞長明燈,一支玫瑰,多暖心的畫面?。?lt;/h3> <h3>誰人沒有父母,誰人沒有妻兒,39年間,喪失親人的痛苦,我無從知曉,但是他們對親人的思念,天地可鑒!</h3> <h3>數(shù)十年的期待,換來的只是無盡的淚水。</h3> <h3>在那坡和靖西烈士陵園里,我找到了楊偉明、趙幼林、歐陽小雄、張亞南等八一中學(xué)我的校友,他們犧牲時不過二十六、七歲,最小的曲寧江剛剛滿十九歲,鐫刻在墓碑上的一等功臣見證了他們的忠誠無畏。</h3> <h3>志愿者來了!愛心是你們最好的舞臺,奉獻是你們最美的語言。</h3> <h3>娃娃們來了!他們年齡雖小,但肩膀有擔當有力量。他們真誠、勇敢、善良,一個稚嫩的"軍禮",已勝過千言萬語。</h3> <h3>母親帶著孩子們來了!接受心靈的洗禮,更是對先烈的敬重與緬懷之情,也希望孩子們懂得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不忘先烈。</h3> <h3>這些自發(fā)來的一家家,“那么多值得尊敬的英雄烈士,孩子應(yīng)該記住這些歷史?!?lt;/h3> <h3>電影《高山下的花環(huán)》里雷軍長的兒子小北京的原型—張力烈士也安葬在此。他們沒有辱沒父輩的榮光,他們不愧為軍隊的兒女。</h3> <h3>南疆,我們明年再來?。?lt;/h3> <h3>行文至此,我回想在那坡和靖西的那些日子,每天都在感受不同的或慘烈或悲壯的故事,那分明就是一部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讀本,每一頁都帶有血跡,每一頁都在沖刷和撞擊我的心靈。</h3> <h3>長眠在南疆土地上的將士……安息!<br></h3> <h3>靜靜的紀念碑,無聲地向人們訴說著戰(zhàn)爭年代那一段嚴峻沉重的歷史……。<br></h3> <p class="ql-block">你們的英名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同存,流芳百世,功垂千古。</p> <p class="ql-block">作者:圖 無弦 文 劉南征</p> <h3>多謝全國各地老兵和愛心人士對那坡烈士陵園的關(guān)心和幫助,烈士陵園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向下一代青少年們了解祖國邊疆的安穩(wěn)幸福生活是怎么得來的?我愿我所知道的傳承給下一代。 王啟榮 2018.4.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