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從2017年底開始,我嘗試著用不同于常規(guī)的拍攝手法以及構(gòu)圖來拍攝青島的建筑,我不是烏托邦,只是通過攝影以個人在這個時代空間中的體會和反思,我本身就是一個室內(nèi)設計師,反正又沒有機會蓋房子,就拿拍照過把癮吧。我喜歡建筑,無論好看難看,在設計里,有好多東西是這樣的,它如果該在那兒就不會難看。一根木樁難看嗎?不難看,因為它該在那兒。所以可能拍照跟我做設計,還是有一些潛意識的相通吧。</h3><h3><br /></h3> <h3>夜色里的大榮中心,走到那里一下子被眼前的這座山門一樣的建筑吸引,燈光亮起的數(shù)量也恰到好處,因為是周末,寫字樓里沒有多少閃爍的燈光,反而使這棟建筑多了些神秘。我認為構(gòu)圖是根據(jù)現(xiàn)場的印象和環(huán)境來選擇,一張有天有地的片子就是好嗎,也未必,剪裁也是一種構(gòu)圖形式。我試圖將明度后期適當?shù)倪\用在彩色照片中,也算是種嘗試吧。</h3> <h3>后期是我的弱項,我不懂電腦,但拍到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后期的重要性,并開始默默的學習,這張算是習作吧。</h3> <h3>特定環(huán)境下的黑白建筑使比較復雜的立面一下子簡單了許多,我個人認為明度后期不易太過,那樣會太假,我學習在特定環(huán)境光中利用明度后期進行微調(diào)。</h3> <h3>20年的發(fā)展造就了一座時代新城,這里是青島的曼哈頓。</h3> <h3>對于生活在鋼筋混泥土森林里的人們,或許建筑就可以界定為詩意的存在了。無論身處怎樣的環(huán)境里,熱愛生活與美的人,總能將一切平凡表達出美,并且簡單又純粹。<br /></h3> <h3>白天我會想好拍攝的大體方位,傍晚時專程趕過去拍攝,我非常喜歡太陽落山后天空中的藍調(diào),夜景如詩,豪放浪漫,夜景似文,美妙動人,夜景如畫,把它們裝進鏡頭,讓建筑、星星、月亮與燈光呈現(xiàn)出一幅燦爛的畫卷。</h3> <h3>位于嶗山區(qū)的五A級商務寫字樓群-上實中心。</h3> <h3>城市的變遷就是在拆和建之中,產(chǎn)生矛盾和化解矛盾,由對立逐漸到和諧的過程。</h3> <h3><br /></h3><h3>攝影,是將時間凝固的藝術。當建筑遇上攝影,仿佛一段旋律或一句詩的擷取,也是攝影師的一種審美與品位的表露。情感,也在此處升騰,無論是對于生活的環(huán)境,還是對于生活本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