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印度印象

張東旭

<p class="ql-block">  印度,唐僧取經(jīng)的地方,傳說還是如來佛祖的故鄉(xiāng),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如此福天圣地,怎能不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  然而近年來,關(guān)于印度的負面消息,時有所聞。昔日的文明古國,今天怎么樣了?百聞不如一見,還是到那里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從香港上飛機,五個多小時就到了印度首都新德里。幾天時間,從新德里到阿格拉,再到齋普爾,在印度中部走了一個金三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不可思議的印度游”,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但所見所聞,還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別樣的印度風(fēng)情,也看到了印度令人不可思議的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奇聞趣事,梳理幾條,與大家分享。</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昨天的歷史很無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走進印度,名勝古跡不少。大小寺廟,尖尖頂,洋蔥頭隨處可見。印度門,泰姬陵更是聞名于世?! ?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然而,四大古文明發(fā)源地之一的印度,歷史上卻是多災(zāi)多難。宗派林立,紛爭不斷,很少統(tǒng)一過。外族總是趁機攻占印度。被中國天朝竇憲擊退的匈奴殘部一一白匈奴人,逃到印度,在那里建國立業(yè),統(tǒng)治印度好多年,成了印度的上等人。</span></p> <p class="ql-block">  印度人自已也覺得很無奈,在與外來族的斗爭中,很少勝利過。印度的改朝換代,基本上都是外來統(tǒng)治者的更迭。從進入原始社會不久,雅利安人就攻占了印度,后來,波斯人、亞歷山大、希拉、阿拉伯、突厥人等先后占領(lǐng)統(tǒng)治印度。印度的原住民,大都成了賤民。現(xiàn)在的印度國,也是在英國人的殖民把持下組建的。</p><p class="ql-block"> 身為文明古國,幾千年來的燦爛文化,印度在過去卻沒有自己的文字,也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印度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12345,卻被說成了阿拉伯數(shù)字。</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天的人們很簡樸</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多災(zāi)多難的印度人,今天仍然過著十分簡樸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吃一一以素食為主,配以咖喱。冷菜,涼伴較多,少有灑肉大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穿一一款式單調(diào),男女老少長年一雙拖鞋,不穿襪子,很多男性連上衣都不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住一一房屋簡陋,高樓很少。據(jù)說全國有一億人住在貧民窟里。首都舊德里那邊和孟買,都有大片貧民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行一一汽車不少;三輪車,人力車很多;步行的人更多。雖已冬季,光腳走路的也不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當然,西裝革履,名車豪宅,大魚大肉的也有,那只是少數(shù)上等人。大多數(shù)人生活簡單,低調(diào),消費處于低水平狀態(tài)。</span></p> <p class="ql-block">  貧富差距,任何國家都會存在。但在印度,富人很富,窮人很窮,而且窮人很多。</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印度貧困人口最多的北方邦,1.9億人中有1.3億貧困人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過去形容貧下中農(nóng)家里窮,是“家徒四壁,缺衣少食”。在印度,家有四壁,缺點衣服什么,絕對不算窮人。很多窮人都是赤貧,一無所有。</p><p class="ql-block"> 所謂貧民窟,其實很多連窟都沒有,只是一個簡易的窩棚。長年蝸居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其艱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如果要讓這些人脫貧,那才真叫“任重道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養(yǎng)老院里的“牛們”</h1> <p class="ql-block">  在印度,83%的人信奉印度教。牛是神的化身,不能殺,牛肉也不能吃。外國人去印度,牛肉食品,禁止入關(guān)。</p><p class="ql-block"> 印度是個農(nóng)業(yè)大國,耕地多,牛自然就多。這么多牛老了,不能干活了,怎么辦?</p> <p class="ql-block">  牛老了,可不能隨便殺,只好送進養(yǎng)老院。養(yǎng)老院里的“牛們”,好吃好喝地歇著,個別不想死的,在養(yǎng)老院呆上三年五載也難說。只有等牛死了,再由原來的主人領(lǐng)回去,火化安葬。 </p><p class="ql-block">  看看吧!在印度,這牛才叫“牛”!真“?!?!</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印度做女人挺難</h1> <p class="ql-block">  我們常說,說做女人挺好,在印度卻挺難。</p><p class="ql-block"> 幾千年來,種姓制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還很盛行。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婦女的地位很低,很多人家里都不愿生女孩。女人出門,必須長衣長裙,頭上戴上面紗。有老公的,在額頭上還得點紅畫線,以示區(qū)別。我們在景點參觀排隊,而印度人,男女卻要分開,不能排在同一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雖然有不少婦女已走出家門,走向社會,但大多數(shù)婦女還是呆在家里做家務(wù),帶小孩。</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左手如廁,右手抓飯</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或許是左手如廁,右手抓飯,印度人一直堅持下來了。但他們對左手的功能也還是有些忌諱,一般與外人打交道時,都用右手,用左手被視為不恭。</span></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一個中國人到印度農(nóng)村去做客,那就麻煩了。印度農(nóng)村很多地方都沒有電,沒有自來水,一時內(nèi)急,該如何是好?廁所都是露天的,沒有手紙,如廁之后,回來吃飯,又沒有筷子,你敢用手抓飯吃嗎?</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免費教育遭遇“尷尬”</h1> <p class="ql-block">  在印度,雖說實行免費入學(xué),還提供一頓午餐,大學(xué)成績優(yōu)異的還有獎學(xué)金。這樣的事聽起來很讓人羨慕。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在印度,適齡兒童的入學(xué)率很低,免費的午餐,對很多青少年,似乎并沒有多少誘惑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印度的教育成了精英教育。占半數(shù)的國民,仍然是文盲和半文盲。女性中,不識字的人更多。</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導(dǎo)游多杰,是個印度人,中文講得不錯。幾年前參加中文培訓(xùn)班,開學(xué)時班上有五十個人,第一年過去,只剩三十一個,兩年培訓(xùn)結(jié)束時,畢業(yè)的只有六人。</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對肥田沃土的疑惑</h1> <p class="ql-block">  印度是個農(nóng)業(yè)大國,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人均耕地面積是中國的兩倍。土地肥沃,光照充足,農(nóng)作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p><p class="ql-block"> 與擁擠不堪的城市相比,鄉(xiāng)村卻顯得空曠寧靜。大巴在城鄉(xiāng)穿行一千多里,沒有見到幾個大村莊。一望無際的田野里,蝶舞花香,少有人打擾。鄉(xiāng)村民房,也只是星星點點地散落在人們視線的遠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如此廣闊的肥田沃土,老百姓卻很窮。乞討者到處都有。只要你給點錢,給點吃的,都會回以感激的目光。其真誠和可憐,令人心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有人說是因為印度人懶,不愿勤勞致富。其實不然,印度,本來也是一個能吃苦的民族,印度人民同樣向往著美好的生活。只是由于向往的方法不同,人的活法也就不一樣。有的人活在當下,有的人卻活在來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印度,幾乎沒有不信教的。教派多,主神也多,語言,節(jié)日各不相同。六道輪回,來世今生的觀念,影響很深。幾千年來,代代相傳,沒有受到過大的沖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所以,窮人、賤民,都認為自已生來就該吃苦。今生不當牛做馬,來世就不能脫離苦海。勤奮何苦,讀書也無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為了來世,吃齋拜佛,甘愿乞討受窮。甚至還有富人也長年吃素,自覺過苦行僧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這種因宗教而形成的苦感文化,在印度成為時尚,約束人們的言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明天的道路不平坦</h1> <p class="ql-block">  印度,要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已是指日可待。但是,印度要有大的發(fā)展,前面的道路并不平坦,人多并不一定就是利好。</p> <p class="ql-block">  近年來,印度的GDP指標,年增長了七點多,印度的一些精英大咖們,正在運籌帷幄,趕超中國。</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個游客過路人,我想,他們在運籌帷幄時,不知是否考慮到: 要把女人頭上的紗巾卸下來,取消“牛們”的養(yǎng)老院,再樹立幾個勤勞致富的典型?</p><p class="ql-block"> 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一些“小事”。但我覺得,在印度,要把這些小事提上議事日程,只怕還任重道遠,要把它變成現(xiàn)實,更待猴年馬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