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自幾年前與圣地牙哥團隊及攝友開始拍星空以來,陸陸續(xù)續(xù)地拍攝了不少的作品,也積累了一定的星空攝影經(jīng)驗,愿意在此與大家分享和共同切磋,希望這些經(jīng)驗在今后的實踐中更加完美和實用。</p><p><br></p><p>不同于一般的風光攝影,星空攝影比較具有挑戰(zhàn)性。由于夜晚光線很暗,怎樣能合理用光,拍出曝光適度并有創(chuàng)意的星空片,是每個星空攝影師需要解決的問題。這里我向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星空攝影的用光方法,并詳細介紹一下低光攝影的設(shè)備及使用技巧。</p><p><br></p><p><br></p><p><b>一次性曝光</b></p><p><br></p><p><br></p><p>#1 這張片子是在新墨西哥州船山拍的,為一次性曝光,多張拼接而成。這山雖然看似荒涼,但其后不遠是用它命名的一個小城市,而且我們身后幾哩遠的地方有不少居民。所以在這拍夜景時有足夠的光源把山體和前面的草地映亮。</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1. Canon 5D Mark III, 16-35mm f/2.8. ISO 6400, f/2.8, 25 second</span></p> <p><br></p><p>圖#2是在加拿大墓碑山拍攝的。當我們在拍銀河時,左邊出現(xiàn)了微弱的綠光。這光雖然很暗,但對我們拍攝銀河也足以夠用了。在一次曝光的情況下,我們?nèi)匀豢梢郧逦乜吹侥贡胶颓懊娴墓嗄緟病?lt;/p> <p><br></p><p>#2. Sony ar7ii , 16-35mm f/2.8; ISO 6400, f/2.8, 25 second </p> <p><br></p><p>圖#3也是在加拿大的墓碑山地區(qū)拍的。前面的湖叫Divide lake。這張用了長曝,共拍了十五分鐘。當時我們?nèi)庋鄄]有看見五彩的極光。拍完后看相機里的片子才知道有極光。這張由于曝光時間比較長,前景非常清晰,而且噪音少。</p> <p>#3. Sony ar7ii , 16-35mm f/2.8. ISO 200, f/2.8, 876 second</p> <p><br></p><p><b>多次性曝光</b></p><p><br></p><p><br></p><p>前面的頭兩個例子都是因為有一定的光源,所以可以一次性曝光。后一個例子因為曝光時間非常長,前景也非常清晰,但星空也變成星軌了。如果我們想要漂亮的銀河和前景,有時會使用多次曝光的方法,即保持機位不變,對星空和前景分別曝光,然后在把星空和前景拼接起來。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拍前景的方法。</p><p><br></p><p><br></p><p>使用長曝</p><p><br></p><p><br></p><p>從前面的例子中,我們看到了在黑夜中長曝的圖非常清晰,所以我們有時會對前景采用長曝。#4 這張是在加州的 McWay falls 拍的。因為海灣里光線很暗,在拍完銀河后對著海灣單獨進行五分鐘的長曝。這樣使得海灣里的景色清晰地顯示出來,而且噪音少。</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4. Canon 5D Mark III, 16-35mm f/2.8. ISO 6400, f/2.8, 25 second for milky way, ISO 800, f/2.8, 300 second for foreground</span></p> <p><br></p><p>使用月光</p><p><br></p><p><br></p><p>通常我們是不喜歡在月光下拍銀河,因為月光下的銀河很淡。如果銀河和前景分開拍,把沒有月光時的銀河與月光下的前景拼接起又顯得很不真實。但是如果月光利用的巧妙,也會使拼接出的照片非常出彩。比如#5這張在死谷大殞石坑的片子利用了月落前最后瞬間拍攝的前景,微弱的月光正好打在坑壁上金色的巖石上,好像是火山口。拍完前景后月亮也完全下去了。我們接著拍銀河。然后把銀河與前景拼接在一起。</p> <p><br></p><p>#5. Canon 5D Mark III, 16-35mm f/2.8. ISO 6400, f/2.8, 25 second for milky way, ISO 800, f/2.8, 30 second for foreground</p> <p><br></p><p>使用藍調(diào)</p><p><br></p><p><br></p><p>當我們在很荒遠的地方拍銀河時前景很暗,使用長曝的方法也解決不了問題。比如#6這張在新西蘭的庫克山拍的銀河,盡管我前景拍了長曝,但山里的光線太暗了,前景的圖像與銀河的圖像差別很大,會影響最后成像的畫質(zhì)。好在我在藍調(diào)時拍了前景,后期制作時選用了藍調(diào)前景與銀河拼接。</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6. Canon 5D Mark III, 16-35mm f/2.8, ISO 6400, f/2.8, 20 second for milky way, ISO 400, f/11, 30 second for foreground </span></p> <p><br></p><p>圖#7是在從加州395路去My. Whitney 的路上拍的。我們白天沿路去找拍攝點,并用Planit 計算好銀河的位置及時間。凌晨三點多鐘我們回到拍攝點,銀河正好在我們預(yù)期的位置上。于是我們先拍銀河,然后開車跑車軌。等這些都做完后天開始漸亮,在藍調(diào)時我又完成了前景。后期時把銀河與前景先拼接起來。然后把車軌刷上去。</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7. Nikon D810, 14-24mm f/2.8, ISO 6400, f/2.8, 20 second for milky way, ISO 400, f/11, 30 second for foreground </span></p> <p><br></p><p><b>低光攝影 (Low Level Lights)</b></p><p><br></p><p><br></p><p>當我們遇到拍攝埸地不是很大時常會用到低光打燈的技巧。所以,如何使用低光攝影及其技巧是這篇文章想要介紹的。</p><p><br></p><p>低光就是在拍攝場地設(shè)置光線很暗的燈具,與布置攝影棚的燈光大同小異。這種燈光打在物體上肉眼是幾乎看不見的,但是在相機的高感光,長曝的設(shè)置下,被拍攝的物體成像時能夠很清晰的在圖片中顯示出來。</p><p><br></p><p>也許有攝友會問在這種情況下用手電光繪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用低光的方法呢。以下是幾個用低光原因:</p><p><br></p><p>一. 手電筒的光比較強,且集中,需要用手電筒對拍攝前景不斷地來回掃動,才能受光均勻,這種操作很難掌握,需要邊拍攝邊打光,拍攝成功率比較低。而使用低光燈就很簡單,燈光設(shè)置好后就只管拍攝即可。所以說 低光比較好控制最后的作品效果,手電光繪效果不好控制。</p><p><br></p><p>二. 手電光繪比較單一,雖然可以變換燈色,但燈光效果還是很受局限。設(shè)置低光可以根據(jù)地形和景物來設(shè)置,這樣一來創(chuàng)作空間很大。比如低光燈可以通過布光,制造前景的立體效果。下面的幾個例子中就可以看到這一優(yōu)勢。</p><p><br></p><p>三. 手電光太強,會產(chǎn)生光害,對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影響。我們出去拍夜景時最討厭的就是有人打手電筒。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停下來等到?jīng)]手電光了再拍。另外手電光繪泛濫,給國家公園的管理工作也造成影響?,F(xiàn)在有些國家公園,比如拱門公園己經(jīng)禁止使用手電光繪的攝影。</p><p><br></p><p>我們拍星空時通常會帶兩個大燈,兩個小燈。大燈放在物體前作為主光源。小燈放在物體中或背后用來增加物體的立體效果。下面是幾個案例來介紹一下具體的用法。</p><p><br></p><p><br></p><p>#8這張前面放了兩個大燈。右邊的是主光源來打亮石頭,放的離石頭比較近。左邊的用來補光,消除右邊燈產(chǎn)生的陰影。在巖石洞里用了一個小燈,把洞壁照亮,這樣使得前景更有立體感。</p> <p><br></p><p>#8. Nikon D810, 14-24mm f/2.8, ISO 6400, f/2.8, 20 second</p> <p><br></p><p>圖#9用了兩個大燈,將燈擺的很低,把光直接打在地面上。這樣可以使沙丘上的紋理更突出。由于幾個攝友在同時拍照,燈是比較隨意分開的。</p> <p><br></p><p>#9. Canon 5D Mark III, 16-35mm f/2.8, ISO 6400, f/2.8, 20 second</p> <p><br></p><p>圖#10使用了兩個大燈。前面設(shè)了一個燈,另外一個設(shè)在前方沙坡的后面去照亮后面的沙丘。這種效果手電光繪是做不到的。</p> <p>#10. Canon 5D Mark III, 16-35mm f/2.8, ISO 6400, f/2.8, 20 second</p> <p><br></p><p>圖#11是我們在沙漠中拍攝時的工作照</p> <p>#11</p> <p><br></p><p>圖#12是在圣地亞哥東面的Berogo spring 拍的。這張也用了兩個大燈,一左一右。</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2. Nikon D810, 14-24mm f/2.8, ISO 6400, f/2.8, 20 second</span></p> <p><br></p><p>圖#13我們拍攝時的現(xiàn)場:</p> <p>#13</p> <p><br></p><p><br></p><p>圖#14是在Jushua tree park 拍的。右邊是主光源,攝影機前又擺了一個燈來補光。</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4. Canon 5D Mark III, 16-35mm f/2.8, ISO 6400, f/2.8, 20 second</span></p> <p><br></p><p>圖#15與上面那張是同一地點拍的。當我們第一次拍那個石頭與樹時,另外一個攝友在旁邊觀察到這塊大巖石像印地安人頭像。第二次我來到這里對著這塊巖石擺好燈,但怎么也拍不出頭像的效果?;貋砗笪颐靼琢说谝淮螢槭裁从蓄^像的效果,那是因為燈光是為樹與石頭打的,光源不是直接打過來的。第三次我們再次到了那里。我把燈光為第一個埸景設(shè)置好,然后到這個石頭前拍到了理想的印地安人頭像。</p> <p class="ql-block">#15. Nikon D850, 14-24mm f/2.8, ISO 6400, f/2.8, 20 second</p> <p class="ql-block">圖#16 也是用燈光打得。但因為谷底比較深,如果把燈光直接打的前面會有很多陰影. 所以燈光是打在后面的石頭上, 通過光的衍射照亮谷底。</p> <p class="ql-block">#16, Nikon D850, Sigma 1418 lens. ISO 6400, f1.8, 20seconds</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燈光設(shè)備介紹</b></p><p><br></p><p><br></p><p>這是我所說的大燈。由顏色板來調(diào)節(jié)色溫,而且也可以調(diào)節(jié)亮度。但這個燈也有兩個缺點,一是邊緣漏光,二是色調(diào)偏綠。我們第一次使用時拍的前景是綠色的。解決辦法是用黑色膠布把邊緣沾起來,另外加橙色顏色板來調(diào)節(jié)色溫。</p><p><br></p><p><br></p> <h3><font color="#010101">NEEWER 160 LED CN-160 Dimmable Ultra High Power Panel Digital Camera / Camcorder Video Light</font></h3> <p><br></p><p>上面那個燈是30美元左右一個,如果買兩個大燈就要60美元,而且還需要單買電池。所以買一套燈具比較劃算,并且還帶兩個支架。</p> <p><br></p><p>SAMTIAN LED Video Light with Stand and 3200/5500K Color Temperature Camera Light Kit</p> <p><br></p><p>前面那個燈漏光,偏綠。這是新出的產(chǎn)品 就沒有這些問題了,但是稍偏貴些,而且大些。好處是不用顏色板就可以調(diào)色溫,亮度也可以調(diào)節(jié)。</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VILTROX L116T RA CRI95 Super Slim LED Light Panel, 3300K-5600K LED Video Light</span></p> <p>這個電池可用在上述的兩種燈上:</p> <p><br></p><p>D&F NP-F550 NP-F570 Li-ion Replacement Battery(2 Pack) </p> <p><br></p><p>現(xiàn)在又出了一種新的燈,即可調(diào)亮度,又可以調(diào)色溫,而是可以直接充電,輕巧,便于攜帶。現(xiàn)在我用這種燈代替前面說的兩種大燈。</p> <p><br></p><p>這個是我所說的小燈,也可以調(diào)亮度:</p> <h3><font color="#010101">Neewer CN-LUX360 5400K Dimmable LED Video Light Lamp</font></h3> <p><br></p><p>最近又增加了這種小燈。使用起來覺得不錯。主要是這種燈比較小巧, 自帶充電的電池。這款燈也可以調(diào)節(jié)光的亮度和色溫。另外可以買到配套的擋光板這樣來控制光的方向。雖然這個燈可以調(diào)節(jié)亮度,但在有些情況下還是太亮,所以加了幾片薄膜來減少光的亮度。</p> <p><br></p><p>這張片子就是用以上介紹的兩盞新型的大燈,加一個新入小燈拍的。小燈可以控制打光的方向和范圍, 在這里只是把象鼻子加亮來增加立體感。</p> <p><br></p><p>這個是我用的大燈架:</p> <h3>Fovitec StudioPRO - 2x 7'6" Classic Light Stand Kit</h3> <p><br></p><p>以上所說的燈雖然可以調(diào)節(jié)亮度,但調(diào)到最低也達不到低光的要求。所以我每次出去拍星空都要帶一些這樣的布,然后用布把燈包起來。這些布有白色的,淺橙色,及中橙色,使用時根據(jù)地面物體反光和光污染的程度來決定用幾層,和用什么顏色的布。</p> <p><br></p><p>最后再給大家介紹一個小技巧。我們在拍星空片時要用塊黑色膠布把相機上的指示燈貼上。比如佳能相機的小紅燈在曝光時一直亮著,這個燈會使前景角落的顏色偏紅。特別是幾個人一起拍時,如果每個人都把亮的燈貼掉,這大家互相不會影響,而且后期中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另外徒步時背燈架太重,可以用這種簡易小腳架代替。</p> <p><br></p><p>星空攝影的用光就介紹到這理。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今年的銀河拍攝季節(jié)快要開始了,在這里預(yù)祝大家新的一年多出大片。</p> <p>本圖文版權(quán)歸作品作者所有,非法轉(zhuǎn)載將追究法律責任。如欲轉(zhuǎn)載,請與作者聯(lián)系,并明顯標注文章和圖片的來源。</p>